养生深圳

官方微信

您现在的位置:jxf吉祥官网总站>名中医馆>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

名中医馆

名中医馆简介

名中医介绍

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

名老中医任洪樟教授临床经验总结2:腹痛治疗心得

日期:2020-03-17 信息来源: 字号:【

 

一、引言

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,腹痛作为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,其治疗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,更需丰富的临床经验。任洪樟教授,作为当代中医界的杰出代表,其在腹痛治疗方面的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,为后学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。

二、腹痛的病因病机

腹痛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,主要是指胃脘以下,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。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不利,经脉气血阻滞,脏腑经络失养,皆可引起腹痛。《内经》已提出寒邪、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,并提出腹痛的发生与脾胃大小肠等脏腑有关。后世医家进一步指出,饮食不节、情志不遂、脾胃虚弱等,均为腹痛的常见病因。

三、辨证论治

任教授在腹痛的治疗中,强调辨证论治,认为其发病机制属于“不通则痛”,治疗以“通”为大法,进行辨证论治:实则泻之,虚则补之,热者寒之,寒者热之,滞者通之,瘀者散之。

寒邪内阻:表现为腹痛急起,剧烈拘急,得温痛减,遇寒尤甚,恶寒身蜷。治以温里散寒,理气止痛,常用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为主方。

湿热积滞:见腹部胀痛,痞满拒按,得热痛增,遇冷则减,舌苔黄燥或黄腻,脉滑数。治以通腑泄热,行气导滞,以大承气汤为主方加减。

饮食停滞:症见脘腹胀痛,疼痛拒按,嗳腐吞酸,厌食,痛而欲泻,泻后痛减,舌苔厚腻,脉滑。治以消食导滞,拟枳实导滞丸为主方。

气机郁滞:见脘腹疼痛,胀满不舒,痛引两胁,时聚时散,攻窜不定,得嗳气矢气则舒,苔薄白,脉弦。治以疏肝解郁,理气止痛,主方选择使用柴胡疏肝散。

瘀血阻滞:症见腹痛如锥如刺,痛势较剧,腹内或有结块,痛处固定而拒按,经久不愈,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细涩。治以活血化瘀,理气止痛,方药选择少腹逐瘀汤。

中虚脏寒:见腹痛绵绵,时作时止,痛时喜按,喜热恶冷,得温则舒,大便溏薄,面色不华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治以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,拟小建中汤为主方。

四、临床心得

任教授在临床中,善于运用“通”法,选用药物应祛湿而不燥,濡润而不腻。其基本方如和胃运脾方,主治法则为理气和胃,祛湿运脾。方中陈皮、佛手、厚朴、藿香、延胡索、茯苓、甘草等药物,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辩证加减。

肝胃气滞:加用柴胡、香附、枳壳、川芎、白芍。

寒邪客胃:加用良姜、吴茱萸。

肝胃郁热:加用栀子、丹皮、青皮、黄连、吴茱萸、海螵蛸。

饮食停滞:加用莱菔子、神曲、麦芽、山楂、半夏、连翘。

胃阴亏虚:加用沙参、麦冬、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太子参、粳米、石斛、佛手、香橼、半夏、甘草、山楂。

脾胃虚寒:加用黄芪、桂枝、白芍、党参、白术、陈皮、茯苓、半夏、砂仁、香附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干姜。

五、腹痛的预后及生活调摄

腹痛的预后一般较好,实证治疗较易,邪气去则胃气安;虚实并见者则治疗难度较大,且经常反复发作。若影响进食,化源不足,则正气日衰,形体消瘦。若伴有吐血、便血,量大难止,兼见大汗淋漓,四肢不温,脉微欲绝者,为气随血脱的危急之候,如不及时救治,亦可危及生命。

对腹痛患者,要重视生活调摄,尤其是饮食与精神方面的调摄。饮食以少食多餐,营养丰富,清淡易消化为原则,不宜饮酒及过食生冷、辛辣食物,切忌粗硬饮食,暴饮暴食,或饥饱无常;应保持精神愉快,避免忧思恼怒及情绪紧张;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劳累,病情较重时,需适当休息,这样可减轻腹痛和减少腹痛发作,进而达到预防腹痛的目的。

六、结语

任洪樟教授在腹痛的治疗中,不仅注重药物的选用和方剂的加减,更重视患者的生活调摄,尤其是饮食与精神方面的调摄。其治疗经验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,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任教授的经验,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